English

赫鲁晓夫回忆录的命运

2007-04-01 15:56:00 来源:书摘 述? 等  我有话说

三卷本《赫鲁晓夫回忆录》已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完备、最权威的版本。现摘录书中译者序言部分关于回忆录写作出版的曲折经过,以飨读者。

1970年10月,美国利特尔

・布劳恩公司即将出版《赫鲁晓夫回忆录》的消息见诸报端。一时舆论大哗。

人们往往会问:这里所提到的《赫鲁晓夫回忆录》,究竟是否出自赫鲁晓夫本人的手笔?其实,赫鲁晓夫的回忆录,从写作到出版,可谓一波三折,历尽艰辛。

事情还得从上个世纪60年代说起。赫鲁晓夫自从被其昔日的“战友”搞下台后,心中郁闷,无法排遣。也曾试过摄影、垂钓之类休闲活动,均半途而废。终于有一天,他在家人和朋友的怂恿和劝说下,开始了回忆录的口授,经过反复尝试,他渐渐地找到感觉,进入角色,并乐此不疲。

关于赫鲁晓夫正在口授回忆录的密报,早已使羽翼渐丰的勃列日涅夫寝食难安。他派人找赫鲁晓夫谈话,称中央政治局要求停止回忆录的写作并将已经口授的部分立即上交中央。赫鲁晓夫不肯就范,他严词拒绝,说他身为苏联公民,有权写回忆录,这个权利无法剥夺,他的口授记录是供中央、党和全体苏联人民使用的,希望他所写的东西能对苏联人、对苏联的领导人和国家有所裨益。

这次谈话使赫鲁晓夫深受刺激,回忆录的写作一度陷于停顿。尤其令他揪心的是,劳动可能白费,最高当局不会就此罢休,等他一闭眼,就会统统没收和销毁。急需找到一个能够把材料稳妥地保管到可以得见天日那一天的办法。各种各样在国内保存磁带和打印材料的方案均非绝对可靠。赫鲁晓夫深知克格勃那些职业暗探的神通有多么广大。他一直有在国外为手稿找一个可靠隐蔽处的想法。这时他又想到,一旦遇到非常情况或者材料被没收时,作为对策必须出版回忆录。只要一出版,就可彻底解决材料的完好无损问题,而且没收销毁等已毫无意义,谁也不可能把书全部买光。

怎样将材料副本送到国外去呢?这可是个大难题。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忽然天赐良机,儿子谢尔盖偶然结识了一个名叫维塔利・叶夫根尼耶维奇・路易的人。路易曾因莫须有的罪名蹲过十年监狱,苏共二十大后获释,他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当上了一家英国报纸驻莫斯科的记者,这样一来便拥有普通苏联公民望尘莫及的出国自由和交往自由。及至娶了一位在莫斯科工作的英国女人为妻后,他的地位更加稳固。当然,国家安全机关要求路易提供某种服务,以作为准许他替英国人工作的交换条件。双方很快谈妥,路易又成为国家权威人士与国外有关方面之间的非正式联络员。他所执行的微妙使命的级别愈来愈高,甚至开始与各国领导人打交通。

谢尔盖真正感兴趣的,是路易正参与策划在西方出版苏联国内遭禁的手稿。其时路易正在联系斯大林女儿斯韦特兰娜那本《致友人的二十封信》的出版事宜。斯韦特兰娜刚刚跑到美国不久,莫斯科最高权力集团正密切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书定在10月出版,正好赶上苏维埃政权成立50周年的前夕。路易进行了小心的外交和非外交试探,又分别致信斯韦特兰娜和西方国家的出版社和政府,要求将该书延迟数月出版。这一切均未奏效。于是他孤注一掷,建议对该书进行删节,去掉最让克里姆林宫恼火的章节并比原定日期提前数月出版。他提出的条件是:需要手稿,删节不得歪曲原意且要做得不留痕迹,出书所得收入和必不可免的麻烦均由他一人包揽。

事情办得很漂亮:该书于1967年夏天出版,路易在得到一笔可观的稿酬的同时领到一张加拿大法院的传票。于是他在当局心目中威信大增。谢尔盖也在此时首次萌生一个想法:路易正是可以帮助在国外保存回忆录的最佳人选。他的岳母在伦敦,材料可以放在岳母家或存入银行。况且出版赫鲁晓夫回忆录应得的报酬决非斯韦特兰娜那本书所能相比。当然,同任何事情一样,风险也不小,但如只在国内保存手稿和磁带,那么所冒的风险就更大。

此外,还有个道德方面的问题。旧框框很厉害:如很快在西方出书,那就是一种敌对的姿态。赫鲁晓夫则认为,中央第一书记的回忆录,是一个毕生致力于争取建立苏维埃政权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斗争的人的自白。其中有生活的真理,有警告,有事实。回忆录应当让人们读到。就算最先在那边问世吧,总有一天这边也能看到。当然顺序颠倒过来更好,可怎么能活到那一天呢?其实当时已别无选择:要么找路易,要么毫无希望地等待克格勃和当局认真对待回忆录的那一天。

谢尔盖下决心迈出这一步,这实际上就从“合法活动”转入了“非法活动”,不知会是什么下场:是逮捕,是流放?顾不得那许多了,需要赶快行动。他到了路易的住所,却不急于开口,倒是路易在闲谈中主动提出在西方出版回忆录。谢尔盖说,回忆录写作刚刚开始不久,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写好。眼下谈不上出版。倒是有个比出版更重要的问题:保证手稿完好无损。想请路易将手稿副本带出去,比如可带到英国。路易说,此事难度甚大,但并不是毫无办法,只是得花钱。谢尔盖明确表示,钱的问题好办,回忆录如果出版可得一大笔稿费,路易可以自由支配。于是路易答应鼎力相助,但他告诫说出版的事情也不宜久拖。再过十年世界就会忘记赫鲁晓夫这个人,到那时出版回忆录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引起轰动了。

谢尔盖把磁带和手稿副本送到路易的别墅。过了一段时间,路易出国,一个月后才回来,他对谢尔盖说:“全都弄妥了。只是你别问我是怎么干的。这是我的秘密。我当然不会用手提箱提过去。如今东西已放在可靠的地方,不是我岳母家,是在银行的保险柜里。任何人也无法接近。”从此一批又一批材料便源源不断地转移到国外的保险柜里。

过了一段时间,赫鲁晓夫忽然又提到在国外出版回忆录的话题,他对儿子说:“我看中间人的建议并不怎么荒唐,可能不光是你,而且任何人都无法接近那个保险柜。最好让中间人去找一家可信赖的出版社,让他们出书,但不要赶在一个固定日期出,等我们这边发出信号后再出。”接着他又说:“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他们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要么悄悄偷走材料,要么没收。看来不会贸然逮捕。一来时代不同了,二来没那个能耐。倒可能想方设法把东西收走。”

路易得知赫鲁晓夫这一决定,喜形于色。他说出版社并不难找,他已经摸过美国时代公司的底。为做到万无一失,路易还特意找了时任克格勃首脑的安德罗波夫,此前两人曾不止一次地在非正式场合见过面。他将赫鲁晓夫回忆录一事和盘托出,安德罗波夫只是不住地点头,路易问他是否想看看赫鲁晓夫的口授材料,他微微一笑道:“不看了。”

谈判之初,出版商对于所提供稿件的可信程度表示怀疑。正好当时爆出了出版伪造的希特勒日记的丑闻,对方自然心里更不踏实了。写信的方式并不可取,因为极易败露。一个聪明脑袋瓜想出了主意,决定请照相机来帮忙。

有人从维也纳给赫鲁晓夫带来两顶礼帽:一顶鲜红色,一顶为黑色,帽沿都很大。赫鲁晓夫妻子听说这两顶古里古怪的帽子是丈夫的崇拜者带来的,大为吃惊:“难道他以为我丈夫会戴这两顶帽子吗?”赫鲁晓夫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坐到楼前的长椅上,对家人说:“把那两顶帽子给我拿来,我想试试。”“难道你打算戴上不成?”“为什么不戴呢?”“太艳了。”赫鲁晓夫戴上帽子说:“给我照个相,真想知道是个什么模样?”他就这样一顶帽子戴在头上、一顶帽子拿在手里照了一张相。

出版商不久即收到照片,如今他们可以肯定自己没有上当受骗。按照事先的约定,那张照片即可证明材料确系出自赫鲁晓夫的手笔,并同时证明他同意出版。此后,什么草签协议、最后出书,都不在话下了。

出版商将手稿的编译工作交给当时还默默无闻的牛津大学学生斯特罗布・塔尔博特。他废寝忘食地工作,做饭和打扫房间均无暇顾及。幸亏同宿舍的比尔・克林顿,也就是未来的美国总统主动承担了这些生活杂务(塔尔博特后来担任克林顿政府的副国务卿)。

路易建议去掉可能使勃列日涅夫或其他政治局委员大为恼火的文字:“要是引起太大的议论,他们就无法掩护我们了。”这样的地方不多,赫鲁晓夫同意了。

果然不出所料,克格勃乘赫鲁晓夫一次因病住院之机,千方百计地迫使谢尔盖交出全部手稿。谢尔盖认定已到了危急关头,要当机立断,着手准备在西方出书。他立即找到路易。事不宜迟,路易火速赴美,十天后回来说,事情已经谈妥:第一卷于年底或次年年初出书,第二卷因工作量大,几年后方可出版。

1970年11月初,苏联当局得知《赫鲁晓夫回忆录》即将在美国出版的消息,惊恐万状,命令赫鲁晓夫立即去党的监察委员会。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的争论后,赫鲁晓夫同意在如下的一份声明上签字:

据美利坚合众国和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报刊称,目前有一部尼・谢・赫鲁晓夫回忆录即将问世。这纯系伪造,我对此感到气愤。我从未将任何会议录者回忆录性质的材料交给任何人――并未交给时代公司或者其他国外出版社。因此我声明,这一切纯属捏造。卖身投靠资产阶级报刊的此类谎言曾一再被人揭穿。

尼・赫鲁晓夫

1970年11月10日

1971年1月,赫鲁晓夫终于见到了英文版的《赫鲁晓夫回忆录》,8个月后他即离开人世。又过了三年,回忆录第二卷问世。此书由赫鲁晓夫的儿子亲自编辑整理,是迄今为止最完备、最权威的版本。

赫鲁晓夫回忆录,它的价值何在呢?

赫鲁晓夫的一生和经历俨如整个苏联时期的一面镜子:革命,内战,饥荒,集体化,大清洗,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斯大林主义,后斯大林主义。他晚年撰写的回忆录,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苏联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画面,披露了长期以来讳莫如深的苏联最高层的重要活动,介绍了某些政治事件的始末。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如果不读他的回忆录,就无法彻底弄清苏联的兴衰和冷战的历史。

然而在我国,普通百姓由于受到主流话语的影响,长期以来对赫鲁晓夫缺乏了解,也对苏联的真相缺乏了解。把赫鲁晓夫回忆录介绍到中国,将有助于广大读者认识和了解一个真实的赫鲁晓夫、一个真实的苏联和一段真实的历史。诚然,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就出现了黑色封面的两本赫鲁晓夫回忆录,书名分别为《赫鲁晓夫回忆录》和《最后的遗言》。内部发行。遗憾的是,两本书都是根据美国利特尔・布劳恩公司1971年和1974年的英译本译出,而英译本中材料被大大压缩,有关战争的部分几乎悉被删去,只留下个别片段。有关农业、住宅建设的章节也作了删节,爱德华・克伦克肖还在每章前面加上简短的导言,这就很难说是原汁原味的赫鲁晓夫回忆录了。

  (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版,定价:19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